查看: 18095|回复: 0

[关爱生命 预防艾滋] 【艾滋病预防与治疗】箭在弦上的“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

 关闭 [复制链接]

手机扫一扫,直接访问本页内容
发表于 2014-4-30 13:4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广西钦州
面对全球每年数百万新发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近半数处于15~24岁年龄段这个严峻事实,出席第16届国际艾滋病大会的很多专家都在关注着刚刚崭露头角的“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的进展。
  青少年用疫苗先例甚少
  尽管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听上去是个不错的主意,但它所遇到的第一个问题就是开发青少年用疫苗并没有多少先例。目前所使用的大多数疫苗都是用在婴幼儿及儿童身上,积累了大量在该年龄段使用的科学数据,而青少年应用的临床数据很少,人们并不确切地知道一旦在青少年中接种疫苗会发生什么。
  好在不久前成功上市的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HPV疫苗,即宫颈癌疫苗)为研究者注入了“强心剂”。HPV疫苗被批准用于9~26岁的女孩接种,以预防未来可能发生的宫颈癌。在数以千计的青少年以及更小的女孩中得到的试验数据表明,疫苗在青少年身上引发的免疫反应要比成人更强,具有更好的免疫原性,这意味着其有效性在青少年中更为确切。
  尽管如此,正在从事一项艾滋病疫苗Ⅱ期临床研究的罗伯森博士还是强调,对于青少年这一特定人群而言,比良好的免疫原性更重要的是疫苗的安全性。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也提出建议,认为应该从成人艾滋病疫苗临床试验中搜集足够的安全性和免疫原性方面的数据之后,再开展青少年试验。已经在艾滋病疫苗成人临床试验积累了一定数据的罗伯森表示,他们正在考虑扩展原先的试验计划,增加一些青少年受试者,或是专门为青少年设计一个小规模的旨在考察安全性及免疫原性的试验方案。
  棘手的法律伦理障碍
  与上述这些技术问题相比,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在法律、伦理等方面所遇到的障碍似乎更为棘手,其中首当其冲的就是必须得到青少年受试者及其父母或监护人的双重同意。美国和南非的法律规定,未成年人接受任何不确定会带来好处的疫苗试验必须得到父母同意。贝克博士指出,由于父母对于孩子可能处于危险之中总是很在意,因此不太愿意让孩子参与这样的试验,至少在开始往往是这样。即便征得了其父母的同意,还会带来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疫苗试验中志愿者发生性行为及一些高危行为是评判疫苗有效性的基础,但类似这些私生活方面的隐私,青少年并不愿意更多地暴露在父母的目光之下。
  另一个使父母颇伤脑筋的问题是,孩子在接种了艾滋病疫苗后一旦产生了抗体,在HIV检测中可能被查出阳性,但事实上他/她并未感染上艾滋病病毒,这样的阳性检测结果有时会给孩子造成不小的影响。令研究者担心的情况还包括,青少年志愿者的流动性可能比成年人大,这更不利于试验研究。
  更重要的是,有一些参与者会产生一种错觉:如果自己参与试验接种了疫苗,那么就会获得疫苗的保护(事实上其保护效应并未得到证实),自己将免于艾滋病病毒的感染,由此可能会继续甚至增加一些高危行为。贝克博士相信,在任何预防性试验中,类似的情况都必须给予认真考虑,对青少年则尤其重要。
  关爱与忧虑并存
  尽管前途看上去十分“坎坷”,但科学界目前公认,将青少年纳入疫苗试验中是最终艾滋病疫苗能否有效应用于该人群必不可少的一步,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的研发已如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毕竟,15~24岁年龄段的感染人群已经成为艾滋病得以持续袭扰人类的“主力军”。数据表明:40%的美国新发感染病人均小于25岁;南非15~24岁的女孩HIV感染率达到16%;博茨瓦纳15~19岁年龄段的女孩感染率高达25%。更糟糕的是,人们发现,尽管社会提供给青少年的帮助越来越多,为他们进行的艾滋病预防知识宣传也日益增加,但在很多地方年轻人从事性行为和注射毒品的时间似乎更早了。
  正准备在南非开展一项关于青少年用艾滋病疫苗试验的贝克博士认为,考虑到处于性活跃期之前接种预防性艾滋病疫苗更为理想,以及其从事性和吸毒行为的年龄仍在降低,在青少年中进行疫苗接种的适宜年龄也许将更小。事实上,正如专家所言,目前各种艾滋病预防手段正越来越多地关注弱势人群的诉求,青少年用疫苗其实就表达的是一种研究者对未成年人的关爱和忧虑并存的矛盾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QQ|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浦北同城网 ( 桂ICP备14007640号-2 )

GMT+8, 2024-3-29 22:08 , Processed in 1.166594 second(s), 34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pbtcw.co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