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1+2对口招生专业介绍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成立,以培养适应商务事业发展需要的服务型、经营型、创业型人才为宗旨的国家公办高等院校,是培养广西商务行业经理人才的摇篮。学院前身是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学校,建校以来,已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特别是广西商贸行业输送了一万多名中高级人才。
(一)办学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市场为需求,走商学结合的道路;立足商务行业,突出“外贸、外语、外经”的“外”字特色,面向社会,适应市场经济,为外经贸事业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实施素质教育,把德育放在首位,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效益,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身心健康、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应用人才。
(二)办学目标定位
总体发展目标:学院整体综合实力的主要指标稳居全区高职院校前列,建成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培养外向型应用人才特色鲜明的高职院校。力争建成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进入全国同类高职院校的先进行列。
类型定位:高等职业技术学院。
层次定位:专科层次的高等职业教育。
专业定位:以商贸、财经、外语、旅游等专业为主体,辅以其他第三产业需要的专业,形成优势互补、协调发展,适应市场需要的专业体系。
办学形式:以普通全日制学历教育为主,大力发展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适当发展成人学历教育。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身心健康、具有必备职业知识和较强职业技能,适应外经贸行业、涉外部门以及其他经济贸易部门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的外向型应用人才。
服务面向:立足广西,面向全国,辐射东南亚,为繁荣广西商务经济服务、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服务、为国际第三产业发展服务。
根据上述定位,学院提出了“五个立足”的办学思路:立足行业来办学,立足市场设专业,立足“外”字育人才,立足实践抓教学,立足质量促发展。
办学特色:立足广西,依托外经贸行业办学,为广西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与国际化交流活动提供具有从事国际经济贸易及交流合作能力和素质的外向型、技能型和应用型的国际商务人才,形成了“外贸、外语、外经”的“外”字特色的外向型应用人才培养模式。
二、学院的沿革
1965年,为了适应广西对外贸易事业发展的需要,广西壮族自治区外贸局在梧州创办了“广西外贸中专学校”。由于“文革”动乱,1968年学校被迫停办。经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批准, 1978年4月27日恢复建校,命名为广西对外贸易学校,校址定在南宁市明秀西路原区外运公司旧址。1984年更名为广西对外经济贸易学校。1994年2月,学校被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并于当年4月搬迁至南宁市大学东路168号。2000年被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专。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学院,并更名为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三、学院的现状
办学规模与办学条件:学院在校生数6499人。学院占地总面积930亩,分为明秀路校区、大学路校区和金陵校区三个校区,拥有1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和132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学院图书馆藏书53.64万册,并建有技术设备先进的校园网,拥有教学用计算机993台,多媒体教室和语音实验室座位4837个。
师资队伍建设:学院有教职工400多人,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特色鲜明、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其中教授11人。常年聘请高水平外籍教师及一批来自企业的高水平专家和有实践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担任学校的兼职教师。
系部和专业、课程、实训基地建设:学院有国际贸易系、应用外语系、财会金融系、市场流通系、旅游管理系、信息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社会科学教学部等6个系2个教学部。拥有国际商务、商务英语、会计与审计、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软件技术等37个专业。学院有8个自治区优质专业,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1门教育部经济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建设课程;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2项自治区教学成果奖,2种教材荣获第二届广西高校优秀教材三等奖,5种教材被确定为自治区重点教材立项项目;4个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1名自治区级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
学校地址: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68号